疫情之下,重慶製造業穩步前進
2020年跨入一個新十年的開端就以冠狀冠狀病毒開始。經過近三個月時間開始複蘇了。各個企業開始複工,從擁擠的地鐵滾滾的車流就知道基本全麵複工。截至3月2日,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6475家、開工率達到了99.4%;市級重大在建項目複工549個、複工率98.6%;總體實現了2月底、3月初基本實現全麵複工的目標。
渝北區的滾滾車流
截至3月2日,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6475家、開工率達到了99.4%;市級重大在建項目複工549個、複工率98.6%;總體實現了2月底、3月初基本實現全麵複工的目標。4月初當國外的數字達到100萬世界在疫情的汪洋中,中國的本土幾乎為零。渝北兩江新區的水土,蔡家板塊房建紅紅火火不由得想起2008年世界經融危機的時候,中國內需拉動了經濟。
兩江新區一處破土動工
從2018年重慶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50%後,第三產業對其經濟拉動作用日漸明顯。重慶經濟恢複的質量,還取決於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。而疫情對於第三產業尤其是消費服務業影響相當明顯。
對於製造業企業來說,要想順利複工複產,供應鏈的協同顯得尤為重要。而這一正是工業互聯網所擅長的。據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介紹,工業互聯網促進了供應鏈內信息數據的流通。放眼重慶,國內巨頭阿裏飛象、騰訊、航天雲網及本土的忽米網等工業互聯網平台紮根於此。疫情期間,這些工業互聯網平台為企業提供供應鏈管理、融資、疫情防控等多項服務,幫助重慶企業穩步前進。
全國首個互聯網學院落戶重慶
更重要的是,作為重慶及西部地區出境出海大通道——中歐班列(重慶)、陸海新通道、長江黃金水道,在疫情期間保持暢通運行,有力推動重慶製造業穩步複蘇的同時,也促進了其開放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。兩江新區53家限上物流企業已全部複工複產。而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、南彭公路物流基地等物流園區的企業也大部分複工複產。
疫情期間,沒有中斷的中歐班列(重慶)
為促進近期複工複產,遠期重慶的穩步發展,采取了一係列措施。重慶經濟整體穩步發展。